最高法将“诉讼化改造”仲裁司法审查

正筹建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数据信息管理平台

( 2017-09-21 )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政府·经济

□ 本报记者 张维

  对仲裁效力及裁决作出否定性评价,在法院系统运行多年的内部层级报送制度,将迎来重大变革。这场针对现行仲裁司法审查制度的改革,最高人民法院谓之为“诉讼化改造”。这是《法制日报》记者从20日在京召开的中国仲裁高峰论坛上获悉的。本次论坛由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委”)共同主办。

  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刘贵祥在出席论坛时透露,最高法院将进一步统一仲裁司法审查程序和裁判尺度。深入贯彻司法公开原则,通过改革内部层级报送制度,使听证程序更加公开、更加透明,有效保障各方当事人参与仲裁司法审查程序的权利。

  中国仲裁事业发展正迎来新的契机。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卢鹏起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快速推进,国际仲裁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点。完善的仲裁制度,在解决国际经贸争议、消除投资和贸易障碍、推进国际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挥着纠纷解决不可替代的作用。

  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也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商业活动的繁荣、商业交易的进一步拓展一定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跨境贸易、投资、工程承包等商业活动的蓬勃发展将是必然的趋势,中国仲裁的进一步国际化将是把握时代机遇的必然要求。

  中国仲裁“走出去”,进一步国际化,毫无后顾之忧地抓住这些扑面而来的发展契机,离不开国内法院的支持。而最高法院的上述改革,正是致力于创建一个更为“友善的”司法环境。

  “在这一点上,我们主要是从仲裁司法审查的公开性、透明度、规范性和对当事人权利的程序保障角度,对司法审查进行诉讼化改造。”刘贵祥说。最高法院将深入调研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的疑难问题,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制定新的仲裁司法解释,加强司法与仲裁的衔接与沟通,保证法律适用的正确性和仲裁司法审查标准的统一性。

  最高法院还将建立健全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的数据信息集中管理平台。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努力将信息化成果应用于审判执行和司法管理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已全面建成,实现了看得见的“阳光司法”。

  2014年建成司法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每五分钟自动更新一次全国法院收结案数据,目前已汇集1亿多件案件信息,成为全球最大的审判信息资源库。“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仲裁司法审查案件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今后,人民法院办理的所有仲裁司法审查案件将通过该信息管理平台实时汇集,并为法官提供类案参考、关联案件分析、智能检索、专题研究等大数据服务,便利法官办案,为确保司法公正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刘贵祥说,期望法院建立的这个平台能够跟贸仲委等有关仲裁机构的平台建立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

本报北京9月20日讯 

来源:法制日报 2017-9-21 06版